11月6日下午,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Stephen Ryan教授在外语学院701教室为我们带来了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此次讲座正巧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英语系副教授Luke Plonsky来访,刘宏刚教授特邀Plonsky博士主持今天的讲座。外语学院的部分教师及硕博士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此次题为“Innovative methodology: The case of Q”的讲座中,Ryan教授为在场师生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Q方法论。此方法论由英国物理学与心理学学者William Stephenson创立, 称其为Q方法,主要是由于该方法涉及排序定位 ( Queue )。Ryan教授认为,对于语言学习经验的全部复杂性,传统的定量方法和简单的定性访谈研究都无法提供完整信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学习的复杂性,我们需要新的研究工具。在本讲座中,通过结合研究案例进行逐步解释,Ryan教授为大家介绍了这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方法,即Q方法论,它是哲学、概念、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数据解释的结合体,可以用于分类并描述特定背景下一群人的主观观点。这是一种运用统计手段来探求人类主观性结构的质化方法,它结合了量化研究传统与定性研究传统的优点,在两种传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Ryan教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Q方法论主要针对主观性研究而设, 通常只需要少量的应答者, 也适合于个案的深度研究, 其独特之处在于让主体直接表述他们的内在世界,因此,使参与者有机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
Ryan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以及对个体思维的独特见解,这种全新的方法和理念对于语言教育与学习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讲座结束后,Ryan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在思维的碰撞之中,在场师生对于外语学习与研究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在此次应东北师范大学高层次短期国(境)外专家讲坛项目的邀请所做的四次讲座中,Ryan教授分别就外语学习心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语言教师发展以及Q方法论(Q Methodology)进行了详细介绍,令与会师生受益匪浅。随着此次来华交流接近尾声,Ryan教授表示了他对此次受邀讲学的感谢和收获,充分展现了学者的胸襟和风范。他表示,在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自己也受到很多启发,收获颇丰。感谢Ryan教授的指导与分享,也祝愿东师短期国(境)外专家讲坛项目越办越好。


外国语学院
2019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