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学习贯彻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感悟伟大成就、赓续奋斗精神,在学院党委“启智润心”工程的指导下,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开展“溯源三大摇篮,砥砺青春梦想”系列行走党课活动,带领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前往吉林省“三地三摇篮”——中国电影事业、汽车工业、航空事业的发源地,理解吉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奋进强国路,感悟吉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壮阔新征程。
2024年11月28日,由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刘晨老师带队,组织研究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共同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开启“光影筑梦与青春担当”行走党课暨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感受光影艺术与红色基因的交融魅力,领略“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时代精神、推动文化强国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影旧址博物馆,坐落于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从发轫、发展、繁荣到变迁的艺术殿堂,也是我国电影工业的珍贵遗产。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电影的发源地,是党领导建立的第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电影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影开创了人民电影多片种的“七个第一”,拍摄了900多部故事影片。其中《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长影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是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生动缩影。行走党课活动中,支部师生共同参观了长影旧址博物馆、摄影棚展区、洗印车间和长影电影院。
首先,全体师生走进长影电影院。支部书记刘晨老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全体党员现场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聚焦长影的历史,带领青年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了解我国电影艺术的起源和演变,体会电影作为重要文化力量在塑造国家形象和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起到的独特作用与深远影响,引导全体党员在荧幕光影中重温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
随后,全体师生走进长影旧址博物馆,寓教于物、寓教于境。在这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电影艺术展馆,多名同学担任本次行走党课“助讲员”,通过双语讲授形式,依托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方式,生动展示了长影的经典影片及发展历程。其中,杨雨昕同学围绕《上甘岭》进行了深入讲解与心得分享,该片不仅真实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壮烈场景,更深刻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与崇高信仰,让每位参观者都能深切体会到和平年代的珍贵与来之不易。她呼吁大家从影片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共同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何梦瑶同学以《达吉和她的父亲》为例,指出该影片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彝族人民生活的首部佳作,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就的生动写照。影片通过达吉与两位父亲之间的感人故事,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精神,展现了彝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团结共进的决心。
接着,师生参观了洗印车间展区。作为全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电影洗印工业遗址,洗印车间展区展示了电影洗印技术的发展与变革。李婧同学结合电影洗印工艺流程,揭示了电影技术人员在艰苦条件下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以及电影艺术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师生共同步入摄影棚展区。其中的译制片展厅是我国最早的专业译制片生产基地。长影译制片厂共译制了3037部经典佳作,包括《罗马假日》《卖花姑娘》等。此外,《虚假凤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视作品在海外市场的火爆,标志着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效推进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进程。刘凡琦同学结合译制片的创作过程和外译实践,阐述了电影艺术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参观长影旧址博物馆的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思想洗礼和精神文化提升的盛宴。通过参观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从光影中学习经典,感悟我国电影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更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与使命感。作为新时代外语青年,全体青年学子要勇担时代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将在学院党委“启智润心”工程的指导下持续开展“溯源三大摇篮,砥砺青春梦想”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外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引导全体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