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上午,净月校区外国语学院426报告厅内学术氛围浓厚。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圣杰教授,应我院日语系之邀在此做题为“精神分析学与日本近代文学批评”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获得“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学术交流基金项目”支持,由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报告由副院长陈秀武教授主持,日语系全体师生齐聚现场,共赴这场思想盛宴。
报告中,李教授以精妙的学术视野搭建起理论与文学的对话桥梁:他以弗洛伊德、荣格、拉康等精神分析学核心流派为“经”,以明治、大正、昭和三代日本文学经典为“纬”,清晰梳理出精神分析理论在日本近代文学批评中的接受脉络与本土化变异轨迹。他深刻指出,精神分析不仅是叩开文学文本“隐秘暗部”的关键钥匙,更成为建构日本现代主体认知的重要话语支撑;借助“创伤—补偿—升华”的理论模型,既能重新解读岛崎藤村、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等文学巨匠笔下的“自我分裂”,更能精准捕捉作品背后折射的时代焦虑。尤为精彩的是,李教授以《破戒》《河童》《斜阳》等经典文本为实例,现场演示如何将抽象的精神分析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文本细读工具,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理论照亮文学肌理的独特魅力,收获深刻的学术启发。
报告尾声,陈秀武副院长以“三个精准”——理论脉络梳理精准、文本切入角度精准、学术问题意识精准——对本次报告作出高度凝练的总结,并代表院系向李圣杰教授致以诚挚谢意。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师生们围绕讲座内容踊跃提问。李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幽默风趣的表达,逐一细致回应,现场掌声与笑声交织,学术交流的活力尽显。多名研究生表示,此次报告不仅极大拓宽了学术视野,更为本学科论文选题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新路径。本次学术讲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夯实了日语系在“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根基与研究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