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我院成功举办“数智时代翻译人才培养专题论坛暨DTI申报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数智赋能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与DTI建设展开深入研讨。外国语学院院长高瑛教授、杨忠教授、副院长金万锋、学院教师以及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副院长徐彬教授主持。

高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她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智慧、凝聚共识,通过深入交流推动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助力学院DTI申报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及东北师范大学的五位专家分别作专题发言。党争胜教授围绕“数智时代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提出高端翻译人才培养需聚焦八种核心能力,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证了实施路径;张法连教授以“AI技术赋能法律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为题,提出“技术主体性”对法治传播应用场景的深度重塑是嵌入式的,将重新赋能法治传播生态,但不可过分夸大AI的作用;孙超教授结合黑龙江大学经验,深入剖析DTI建设的关键环节;余承法教授从跨学科角度探讨“五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金胜昔教授聚焦AI技术的“赋能”与“负能”双重效应,深入分析了AI时代译者能力重塑问题。报告内容思想深刻、视野开阔,赢得在场师生热烈反响。主旨报告由曲英梅教授、张宏薇教授主持。






开幕式和闭幕式主持人

论坛主旨发言主持人

论坛主旨发言主持人
下午的DTI学位点申报研讨环节中,各校专家围绕申报材料准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展开务实交流,分享了成功经验与建设思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DTI建设是翻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应以创新驱动、特色引领,推动学科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图为DTI申报研讨会
会议接近尾声,杨忠教授致闭幕辞。他盛赞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场思想共鸣;不仅是对翻译学科发展的阶段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新起点。同时寄语各位专家,继续关心、关注东师外语和翻译的发展;他进一步强调东师外语的翻译团队一定会以更开放的心态、更高的站位、更务实的行动,稳步推进翻译博士点申报与建设工作。

本次论坛暨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学院进一步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数智技术融入翻译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动翻译学科向高层次、复合型方向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技术素养与人文底蕴的新时代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