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日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夯实未来中学日语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我院日语系于10月先后邀请两位深耕中学日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开展两场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系列学术讲座,为日语专业师生搭建起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优质交流平台。
10月16日,吉林省教育学院日语教研员张福军老师以“中学日语教师养成初探”为题开启系列讲座首讲。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培训专家、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张福军老师长期扎根吉林省中学日语教育指导一线,对全国中学日语学科发展态势有着深刻洞察。讲座中,他首先结合详实数据与案例,系统梳理近年来中学日语学科在学生数量、教师规模、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让在场师生清晰把握学科发展的时代脉搏。随后,他以《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与《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核心,深入解读新课标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作业设计方法,从课程目标定位、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式创新等维度,剖析如何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最后,针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张福军老师结合自身参与撰写《中学日语教育50讲》《中学日语教学中的 101个关键问题》等专业著作的经验,针对日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成长路径,提出“筑牢语言专业功底、深研课标核心要求、积累教学实践经验”等建议,为学生明确了教师素养养成的重点方向。


张福军老师
10月29日,系列讲座第二讲由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主任、综合语种教研室副主任、日语学科负责人王威老师主讲,主题为 “中学日语课程的育人价值与实施策略”。拥有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历的王威老师,不仅是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日语核心教研组成员,还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4 年全国秋季义务教育教材审读专家、全国高中教材培训专家,在中学日语课程设计与育人实践领域成果丰硕。讲座中,王威老师首先围绕 “中学日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展开深度剖析,结合日语学科特点与中学生认知规律,阐明了日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传递中日文化精髓、塑造跨文化思维、培育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让师生深刻理解了学科育人的核心内涵与重要意义。随后,针对育人价值的落地路径,他聚焦“实施策略”这一关键环节,结合长春外国语学校日语教学实践案例,从“教材内容的育人元素挖掘”“课堂教学中的育人场景创设”“课外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延伸”“教学评价中的育人导向融入”等维度,详细分享了如何将育人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作为全国日语云教研活动主讲专家与北京师范大学行业指导教师,他还结合当下中学日语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在场师生探讨了育人策略与教学效率的平衡方法,为学生未来投身中学日语教学、实现“教书”与“育人”协同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王威老师
两场讲座虽各有侧重,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递进与内容互补:张福军老师的讲座从“宏观学科现状与课标理论”入手,为师生搭建了中学日语教育的整体认知框架,明确了教师素养养成的核心标准,为后续育人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王威老师的讲座则聚焦“中观课程育人价值与微观实施策略”,将课标理念与教师素养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路径,填补了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衔接空白。系列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师生带来了中学日语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更对日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既帮助学生夯实了课标理论与学科育人认知基础,又通过实践策略分享提升了其将育人目标转化为教学行动的能力,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学日语骨干教师提供了有力支撑,进一步推动了日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中学日语教育实践需求的深度契合。
外国语学院
2025年10月30日